文化部曾为此专门派出专家小组,远赴加纳、贝宁、尼日利亚等11个非洲国家选购艺术精品,耗资上百万元。
在征展过程中,专家小组不是简单地到旅游品市场或商店里去“买东西”,而是不辞辛苦地深入到偏远村镇,到艺人们的工作台旁——树下的露天作坊、脏乱嘈杂的铁道边、甚至是紧挨着猪圈的工作室里,寻找艺术精品。
非洲艺术品中最负盛名的是铜雕和木雕,特别是后者,由于白蚁的蛀蚀、干旱导致木纹开裂等原因,非常不易保存。著名雕塑家陈古魁认为:“非洲艺人根据作品的材质进行的自由的、随心所欲的创作,其艺术价值非常高。艺人们能非常巧妙地处理好造型与空间效果,给人带来巨大的艺术冲击力。”特级语文教师过传忠认为:非洲艺术作品中很少有情节性的东西,但男性的坚韧、女性对生命的孕育与再造,都通过夸张与变形很好地表现了出来。那种稚拙的气质尤其可贵。
然而,“非洲”并未在公众中赢得同样的青睐。在开幕后的三天里,参观者不足千人。一些专家认为:除了新闻媒体宣传不够,买票不方便等原因外,公众对陌生的非洲文化艺术的欣赏与接受还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。